
2008年9月7日,“中国故事”大师对话正式开讲。据悉,残奥会期间,将有10位大师开讲“中国故事”。龙世嘉蓝国际传播机构为此系列活动提供公关支持。今天走进祥云小屋的是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以下为今日大师对话实录。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我们“中国故事”大师对话的访谈现场。今天我们请到了《百家讲坛》的主讲人阎崇年老师,同时在我们现场还有我们吉林省文化厅的谢文明副厅长,中国民协副主席曹保明老师,还有我们文化部的副部长阚珂,那边就是六朵金花之一的李虹艳。我们今天这个访谈现场也会在我们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手机直播同步进行直播。我们刚才已经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走了北京小屋、山东小屋、吉林小屋,我特别想问一下阎老师,您走了这三个小屋以后,您到我们“中国故事”的第一印象好吗?
阎崇年:我谈之前对您有一个请求可以吗?
主持人:您请讲。
阎崇年:我对在座的诸位表示深深的敬意。尊敬的谢局长和主席,我刚才看了三个小屋,北京小屋、山东小屋和吉林小屋。我为什么看北京小屋?因为我是北京人,我们家四代在北京,我祖籍是山东,所以看山东小屋。我刚从吉林过来,吉林给我很深的印象,所以我这次一定要看看吉林,并且向各个方面,媒体的受众宣传一下吉林。看完这三个小屋我第一个感觉就是美,美前面加上一个“很美”,还不够,还得加上一个“特美”。我原来接到通知以后我想还是不错的,没有想到这么美,可以说打动了我的心灵,我一直在一个兴奋的状态当中,北京的、山东的、吉林的都很美。怎么美法我底下慢慢说。
主持人:我问一下阎老师,你来我们“中国故事”之前我特别想知道,中间我们请了万老师和你联系的,他怎么和你转述“中国故事”的?
阎崇年:他说奥运会有一个项目“中国故事”,有小屋,请你到小屋作客,我说我特别高兴,为什么呢?我给大家透露一个秘密,我就住在鸟巢水立方的旁边,北京市所有的住家,全世界所有住家离我那个窗户,离水立方和鸟巢最近。我吃早点、吃午饭就在阳台上,我看这鸟巢怎么打地基,怎么建,水立方怎么打地基,怎么建,一直看到完工,所以我对水立方、对于鸟巢,对于奥林匹克中心和奥运村有十分特殊的感情,这个感情全世界70亿人,我是最幸福的一个人。谢谢。
主持人:阎老师,你是我们“中国故事”大师对话残奥会期间请到第一位《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你进北京小屋走的非常慢,还是在我们反复催促下。
阎崇年:我都不想走,想在那看一天,可是时间不允许。我觉得小屋做得非常的精美和出色,大家知道图章方寸之地展现万千世界,这三个小屋虽然只有几十平方米,展现了北京地域文化,山东地域文化,吉林地域文化最精采的一瞬间。
主持人:我知道您对京城文化是非常有研究的,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如果要是您来做北京小屋,您会怎么做?
阎崇年:我来做北京小屋,我要是能得98分的话你们就可能得高考最高分150分。北京应当说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在座的诸位和在站着的诸位可能有一部分是北京人,但是北京在改造之前,大约有1000条胡同都走过的我想在座的可能只有我一人。一个是走路,一个是骑自行车,反正是大街小巷的转、耳朵眼胡同、十八半截胡同、王寡妇胡同等等都转过了,转的过程当中了解民俗、民风,还有摆糖果祭奠嫦娥都是我亲身经历了。我最近写了一本书叫做《中国古都北京》,有中文版和英文版,你这里所说的我都做了介绍,可能有的文字长一点,有的文字短一点。其中有一章专讲民俗,把主要都做的介绍。所以我看了以后,觉得格外的亲切,可惜我那个书再晚出几天我一定选择你这里的几幅照片插在书里面。明年是60年大庆,我想70年大庆之前把这个书重印,把有些照片补上。
主持人:我们一定提供给您最好的照片。我刚才注意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你进到我们小屋以后,开始是我们的讲解人员给你做细致的讲解,但是后来就变成了你给他们讲解,你知识非常的深厚,积淀非常的好。我们想问您,我们在奥运的舞台上,我们拿了这么多的东西,比如说北京,有皇城文化、京城文化、皇家文化,比如说紫檀的屏风等等,这样的水平参差差别非常大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定一个什么样的层面,向世界展示代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阎崇年:我们这几个小屋、北京小屋、山东小屋、吉林小屋就照这样做,重点展示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皇家文化就请他们到故宫博物院参观,那里有皇家文化。他不可能每个人都到吉林去看文化,就可以到吉林小屋,山东是一个大省,人口据说有一亿人口,他不可能跑遍山东怎么办?就到山东小屋,这样大家可以通过小屋可以了解北京、山东、吉林文化、民俗民风和文化精采的一部分。
主持人:我们大家在电视上看到您给我们留下非常精采的印象,您写的《正说清朝十二帝》、《康熙大帝》这样的文章讲的都是历史,我们“中国故事”一方面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应该怎么总结我们的“中国故事”呢?
阎崇年:我最近出了几本书,一本书大家都知道《正说清朝十二帝》,一本书叫做《明亡清兴六十年》,最近刚出了一本书叫做《康熙大帝》,我想法办一个事,一个要好听、好看,一个要力求真实,把这两个结合起来。我们“中国故事”就是好看,讲解的专家讲起来好听,但是要把这些东西再集中起来,把精华、理性、这里的东西提炼一下,再显示出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优秀。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谢文明在我们现场,您刚才走过了吉林小屋,您进到吉林小屋和到吉林赤壁的时候感觉有差别吗?
阎崇年:现在有一种缩微景观,我们南口有缩微景观,“中国故事”需要缩微景观,你不可能跑长白山看天池,怎么办?可以在吉林小屋可以看到吉林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看的清楚、明白和透彻。
主持人:谢文明,阎老师对您的吉林小屋评价很高的,你个人怎么评价吉林小屋?
谢文明:首先感谢今天阎崇年老师“中国故事”论坛“祥云小屋”在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向国人和世人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走进小屋,特别是走进我们的吉林小屋非常的重要,谢谢老师。我们感谢奥组委和文化部,在这期间做了一个创举,就“中国故事”系列,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精品名作传承文化,吉林省在你们精心组织安排下认真做了这件事,集中了我们长白山的文化,萨满文化、朝鲜族的文化等等这方面进行了展示,使我们吉林能够更好的对外宣传,也接近这个平台,谢谢老师,谢谢组委会。
主持人:我知道曹老师从筹办到现在一直在第一线,刚才阎老师的评价您听了以后什么感觉?
曹保明:阎老师对我们的评价我们非常的感动,我们希望阎老师对我们的文化作出肯定和感受,阎老师刚从吉林回来,转身走进了我们的吉林小屋。这次在奥组委文化活动部的领导下起了这样的名叫做“中国故事”,这个名字起的非常好,所说的“中国故事”就是中国记忆,记忆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16当中我们有一个口号,世界给我们16天,我们给世界5000年。实际上我们奥运会和残奥会加一起是27天,世界给我们27天,我们给世界5000年,就像阎老师所说的,我们的故事又好听,又好看,又真实,我觉得阎老师的三句话非常好。但是我们有一种依依惜别的心情,今天媒体朋友都在,报纸说残奥会结束以后小屋就要拆了,这句话对我们有一种依依惜别的心情。我和我们的厅长,和很多人的心情是这样的,我想能否留下这个小屋,我的呼吁代表了很多人,我代表了我们的政府和人民。
我想提这样的看法,能否留住我们的小屋,我记得于丹老师说过,这次“中国故事”希望我们中国人每个人都成为故事的景点,还有老师说我希望有这种文化能力的企业家伸出手留出我们的小屋,如果这句话可以实现可以地区我们很多人的心情和愿望。刚才阎老师说这些小屋集中在一起很不容易,30个屋传承了30个故事,这30个小屋,每个小屋具备了这样四个特点,第一有久远的历史,第二就是互动,这些人都在,口述历史,有的人岁数很大了,这次回去不一定能不能亲自到北京传承,再就是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些小屋的特色我认为保留下来了,我们可以向国人和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魅力,我希望它留下来,奥运会结束以后小屋别拆掉,我们希望舆论帮我们努力,我们留下这些小屋吧。
主持人:我们已经看出来曹老师对于“中国故事”的深刻感情。今天对于“中国故事”更加有感情,同时对吉林也很有感情的就是我们的坎部长,因为他的老家就是吉林省。
阚珂:在座各位好,在座有很多年轻人,我不知道你们了解“中国故事”文化展示的创意过程和布展过程,到奥运期间的展出,“中国故事”文化展示活动是北京奥组委和文化部共同组办的,由30个省、市、自治区承办的。在我们核心团队当中有6位年龄漂亮的女士,我们叫她六朵金花,现在在座的有两位,另外有四位在她们的工作岗位上。同时还有一位男士叫王平久,可能有的人知道,可能有的人不知道,在四川发生了汶川地震以后,很快他写了一首歌叫《生死不离》,白岩松在直播节目的时候读了他写的歌词,很快由作曲家谱曲了。在奥运会结束之前,他又写了一首歌叫做《难说再见》。因为参加奥运会筹备工作的人都有切身的感受,我为什么讲前面这段呢?因为我和他们一起做“中国故事”文化展示活动,我有这样一种感觉,在和这些同事工作的每天我自己都被感动着。大家可能知道美国有一个盲人,他有一篇文章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昨天晚上残奥会开幕式上我们的盲人歌唱家讲了一句话,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最想看到的是爸爸、妈妈和你。现在回头想,我在这里工作了每天都被感动着,为什么?在遗产有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展示什么呢?这个团队经过创意,经过批准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在我们这个团队有20位年轻的志愿者,他们看了以后谈了他们的感受,他说通过参加工作,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了这些,因为在座的很多都是年轻人,我是中年人,我接触到的很多事情,有些年轻人没有这个经历不了解,我们这个展示就提供了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我讲一个小事情,我在河南的开封参观,工作的时候参观,参观的时候解说员跟我介绍说这是布鞋,是如何做的。我说布鞋的鞋底和鞋帮是用什么做的他不知道。昨天我去买一把锁,我和年轻的营业员说我买一把锁头,他不知道什么是锁头,他知道什么是锁,但不知道什么是锁头。刚才吉林的厅长和主席讲到了吉林的文化,大家都知道一个词和件事情叫做楞场,你们查辞典查不到,但是在东北的林区大家知道楞场是怎么回事。这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的历史谁来记忆,中国的历史谁来传承?我们的遗产有物质和非物质的,物质的我们可以看到长城,我们可以看到故宫耸立在那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很多政府处在濒危、消亡的状态,这对它的保护是当务之急。这这里展示就是让国人深刻的了解自己的祖国,同时让外国人的游客、运动员和官员了解中国的文化。在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的观察员看了几个小屋,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感受,看了以后他们真正是惊叹不已,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到美国出访的时候,美国的国会议员不知道中国位于世界的哪一大洲,他不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哪一年,包括有的人不知道我是2002年去的,他不知道中国的领导人是谁。所以我们通过这些展示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同时这个展示本身也是一种建设,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损的过程当中。我还举个例子,过去森林采伐在山里,进不去车,通过人采伐要用人抬出来。我们现在保护森林,我们不再砍伐,我们在植树造林,一些森林耗子逐渐的消失。所以要唤醒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
我本身工作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多年之前有关部门提出来立相关的法律,当时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当时讲的叫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有的部门提出制定一部保护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法,现在这个法律还没有出台,有关部门正在做调查研究。所以它就是一种展示,让中国人和外国人进一步了解历史,同时它本身是建设,让我们更好的保护非物质遗产。我想这30个小屋不是看一天可以看完,可能看10天听每个故事都听不完。比如讲湖南的女书,现在会写女书的已经没有几个人了,对于它的抢救和保护迫在眉睫。我们大家在观看的时候可能要有这样的心存,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对这样文化的敬仰和自豪,同时我们有义务保护和传承。
主持人:阚部长刚才说到了“中国故事”非常核心的概念,“中国故事”是在历史发展和同时,希望把文化传承下去。阎老师从您的角度来看,我们“中国故事”怎么可以把这个使命做得更好?
阎崇年:您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刚才谭部长讲的也非常好,我觉得需要我们13亿中国人大家共同努力把它传承下去。在这里当着诸位新闻媒体的先生、女士我提两个建议,希望你们能够传播。
第一个建议刚才几位先生说了,希望把“中国故事”这个小屋能够继续下去。比如说奥林匹克公园、朝阳公园、龙潭湖公园和其他的地方,把它一个个保留、展示,并且逐渐的丰富和更加的完善,世世代代相传,而且向外国人展示。
第二、如果能够长期传承下去的话希望再增加三个小屋,一个是澳门小屋,一个是香港小屋,一个是台湾小屋。
主持人:这三个小屋全部都有。
阎崇年:第二条我就是希望能够传承下去,谢谢。
主持人:阎老师是这样的,您今天到了我们的现场,我们特别希望能听到给我们每个小屋提一点具体的意见。比如你今天看了三个小屋,我们希望在后期的总结当中可以进一步的完善它,也许我们到了9月17号这个展览就结束了,但是我们后期还会做一些工作,还会演示文化的展示,你提一下具体的建议。
阎崇年:北京的小屋增加一些节日的东西,比如八月节吃月饼,比如清明节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一点补充。吉林就很好,比如你们的查干湖,那么多人在冰上捕鱼是重要的遗产,那个盛况感动中国人,并且会感到全世界所有的人。山东的小屋,山东还有很多的故事,比如曲阜关于孔子的故事,蓬莱关于八仙过海的故事,很多精采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可以做一些补充。总之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需要不断的丰富,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完美,需要一个过程,这已经很好了,我就是属于锦上添花的意见了。
主持人:谢谢您阎老师,我们今天的李虹艳坐在这里,我已经问了很多的问题,要把握机会。
李虹艳:刚才领导和大家说了很多了,我们在嘉宾悉有一位“中国故事”的观众,但是他的身份也很特殊,她是中国移动集团的韩梅女士,中国移动给我们这个项目提供了很大的支持,给我们提供人员的服装和包括今天现场的场地。应该说中国移动作为我们奥运会的赞助商之一,给了北京奥运会非常大的支持,对于“中国故事”文化展示项目是奥运会期间其中一个部分,不知道为什么中国移动从您来说一个观众的角度,包括对于移动的人物来说对我们“中国故事”情有独钟呢?
韩梅:所有来到中国移动展厅的人都在问中国移动是不是做信息和通讯服务的公司,我们在楼下的展厅有很多科技的展示,我们整个的展厅名称叫做分享空间。我们传递的是中国移动是一个分享的平台,我们会带动所有的客户一起参与,去分享你的梦想,你的科技,你对奥运的理解,对奥运的感受等等。同时我们还想传播和分享中国的文化,我觉得从这一点来讲我们和“中国故事”有很多的共通之处。这是我们VIP的休息区,在这个区域里面我们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琴棋书画茶等等,很多国外高层的贵宾来到现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非常好,所以加深了他们对于中国的理解。
第二我们想要和大家分享文化的另一个方面,我们希望对于“中国故事”这样的项目倾注自己的力量,不管从任何方面我们和“中国故事”下面有紧密的合作和大力的支持,非常高兴今天有这样的机会可以提供场地给我们“中国故事”,以及可以请到阎老师到中国移动的分享空间来。
阎崇年:据我所知你们特别重视企业文化,而且特别支持文化,希望你们多做一些贡献。
韩梅:谢谢阎老师。
李虹艳:看看我们在座的观众有什么问题,平常我们都是在电视上见到阎老师,这样的机会不多,大家举一下手吧。有观众问题到我这里来了,我替他们问你第一个问题,阎老师通晓清明,能讲讲清朝的奥运吗?
阎崇年:清朝那个时候还没有奥运,但是清朝有运动的“运”,第一个就是冰上的运动,他不叫滑冰,叫冰嬉,北京就在北京和中南海冬天结冰的,在上面滑冰。滑冰是类似画图,类似八卦的图,举着不同颜色的旗子做花样滑冰或者速度滑冰,皇帝在那坐着看比赛,优胜者得奖。那个时候赛马在北京举行,北京是骑兵多,主要动作都有,骑马射箭,骑马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来,还有打马球等很多马上运动。但是这些运动在清朝以后,八旗解散了,骑兵少了这个运动就没了。还有摔跤,这次奥运会我们都有摔跤,残奥会也有,他那个摔跤满和蒙都有,非常的精采,得胜的皇帝奖赏,还有给他宴会也非常的光彩。优胜者叫巴图鲁,巴图鲁就是勇士和英雄,那种称号就是类似于我们奥运会得一块金牌那么光荣。总之清朝是很重视体育的,将来有机会的话,在电视台我专讲一次清朝的奥林匹克运动。谢谢。
主持人:我们刚才这个问题是我们中国移动梦网的网友直接提过来的,我们现在的观众还有什么问题请大家抓紧时间。
提问:你好阎老师,因为你对清明的历史非常的了解,现在网络上有《明朝那些事儿》,您觉得他叙述的明朝的历史正确吗?你觉得那个书的可信性有多少?
阎崇年:《明朝那些事儿》的书对不起,我没有看,听说已经出了五本,我一本都没有看,所以我不能加以评论。
主持人:我们阎老师非常的谦虚和严谨。刚才我们在北京小屋参观的时候,北京小屋请阎老师给大家签字留言,他都要非常认真的了解具体内容才会签写,所以阎老师没看过的书就没法儿给你评价了。
阎崇年:我再补充刚才朋友一句,我看书明朝的书也好,清朝的书也好,我主要看第一手材料,就是这个事情第一次记载,不是转述的,这是学习研究一定要看第一手材料,不能看第二手材料。
提问:您能不能写一本向那种通俗化的明朝历史的书?因为我觉得像我本人,我比较讨厌明朝,我不喜欢明朝的历史,我对它了解很少,我希望通过一点民俗化的写作手段写一下明朝这段历史。
阎崇年:我写过一部分,比如《袁崇焕传》,那里面每一句话都有根据的,我愿意以后做努力尽量满足你的要求。
主持人:其实刚才这位年轻观众提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也想一个问题,现在的生活大家进度非常快,不像我们过去有很长很安静的时间坐下来细细的读东西。包括我们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向我们的年轻人,向我们的年轻观众传播开来,让他们了解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下。
阎崇年:我也是在变,我原来写书的原则就是一本书50万字,但是后来我觉得发现不好,太厚了不方便看。我最近写书的原则就是15—20万字,这样拿起来比较轻,翻起来比较方便,我希望写的书可以大众化。
主持人:现场的观众已经发出了向阎老师约稿的想法,我顺着这个想法你能不能给我们“中国故事”写一篇小短文。
阎崇年:希望你提供给我资料,因为我只看了三个小屋。我再回答刚才观众的那个问题,回头你告诉我一个地址,我最近要出一部书,就是《阎崇年图说历史》的集子。《正说清朝十二帝》一本,《明亡清兴六十年太后》30万字变成两本。还有《中国都市生活史》,现在我重新整理一下,还有《古都北京》一套,你留下地址,出来以后我送给你。
提问:谢谢阎老师。
阎崇年:有一条就是希望你批评。
主持人:我们这个观众非常的幸运。观众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
提问:我是移动梦网的记者,你曾经参与过我们书城的栏目,网上的网友对你特别的关注。我提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您对本届奥运会的开幕式有什么好的看法,有没有认为它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特色。
阎崇年:奥运会期间我在俄罗斯,晚上我尽量抽一点时间看,他那个解说用俄文的,我学过俄文,后来不怎么用了也就不行了。但是我告诉大家一个信息,俄罗斯的电视台有三个频道完全转播奥运。每到吃饭的时候俄国人第一个话题就是奥运会,你们中国得了多少金牌,我们得了多少金牌,一直到最后的闭幕式我在俄罗斯看的,看完了第二天告诉我金牌排在了第三位,比你们中国差一点,我们得向你们中国学习,赶你们。我说谢谢,就说奥运会的开幕式也好、闭幕式也好,整个赛程也好,不仅是俄罗斯,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我们中国5000年的文明一件事情影响这么大,全世界几十亿人口你想想。所以奥运会在我们中国北京举行意义现在可以看出来,100年以后回头看更大。谢谢。
提问:还有一位江苏的网友对您个人比较关心,他想问您有什么好的人生建议给他,因为你的阅历非常的丰富。
阎崇年:我的人生阅历的确是比较丰富,除了监狱没坐过大部分的做过了。我们在座的大部分都是青年朋友,20岁、30岁上下,40岁就算是年龄大的了。我也是从这个时候经历过,大约20岁上下的人都有一个梦,男人的梦第一个就想事业成功,女人的梦就想找一个白马王子。但是55岁女士退休,60岁男士退休,到退休的那天你回顾一生的时候,觉得那个梦没有完全圆,想做的事情很多是失败的。我学习历史,我关注人物的传记,我发现一个问题,历史上那么多的人物到他老了,生命终止之前回顾的时候失败的多,成功的少,梦圆者少,梦没圆者多。比如每三年到北京参加科技考试,多的时候大约两万多人,考取的多者300人,少者80、90人,所以考试的大部分绝大部分名落孙山。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原因很多,我总结了两个字“四合”,就是天合、地合、人和,己合。失败的有很多原因,第一是天不合,第二是地不合,第三是周围的人不合,第四己不合。所以我们今天见面很不容易,我送在座所有的人,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来修炼四合,成为事业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谢谢。
主持人:阎老师所说的四合精神也是我们“中国故事”追求的最高境界,我希望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中国故事”也可以达到四合。
阎崇年:美国的运动员菲尔普斯拿了8块金牌,第一是天合,第二是地合,第三就是人心太好,己合。不是有人戴口罩,整天还上博客,那你怎么得冠军,他心态非常好,所以他拿八块金牌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四合,所有拿奥运会冠军的都有非常好的心态,无一例外,所以大家应该修炼自己的四合。
主持人:我们看一下下面我们媒体朋友这边有没有什么要问的问题。
谢文明:今天你讲述的,希望再次邀请您到吉林大地进行考察,对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给我们具体的指导,我们会把这样的事,“中国故事”,吉林的故事做得更好,并且为吉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也为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阎崇年:明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60年大庆我们实现这个愿望,在这之前的结果我们作为60年大庆的献礼。明年60年大庆我想起一个事,1949年开国大典,白天是游行检阅,晚上是提灯游行,那个时候天安门没有灯,纸糊着灯笼点着蜡,我有幸参加了1949年的开国大典。
谢文明:感谢你们对奥林匹克和传承文化的贡献。
阎崇年:我们传递火炬的时候我是传吉林的,吉林的松原不错,刚完事电话来了,松原的市委书记和市长邀请我去,2008年,2008头马头琴在快演奏,非的壮观,后来送了我其中一把马头琴。
主持人:我们今天非常感谢我们在座的所有嘉宾,阎老师、谢文明、曹老师等嘉宾到我们的访谈现场,欢迎我们明天《百家讲坛》的于丹老师走进我们“中国故事”的主讲,非常感谢。
阎崇年:谢谢媒体朋友,谢谢诸位。